收藏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十节青玉琮

上端长6.94,下端长6.3,上孔径5.55,下孔径5.14,高 22.2(单位:厘米) 透闪石玉。青色,质地温润,透明。器表有因钙流失后形成的大片白化现象,白化的纹理多沿玉石矿料原有自然裂纹扩散。

商周铜人形器

长 4.54,宽 1.37,高 10.35(单位:厘米) 青铜质,整体形如一个直立人,表现从肩部以下。胸部一个大圆孔,双手下垂至腰间以下。

商周大金面具

长20.5,宽10.4,高10.7,厚0.08(单位:厘米) 金质,整体呈立体脸谱,系在模具上捶揲成形,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则采用剪切而成。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外径12.53,内径5.29,厚0.02(单位:厘米) 金质,整体为圆形,厚度均匀,极薄。

金面具

出土于三星堆五号祭祀坑。出土时仅残存约半,是目前三星堆遗址出土最重的金面具。

青铜纵目面具

长138cmn,宽85cm,高6cm,重71.1kg,出土于三星堆二号禁祀坑。

青铜大立人像

通高260.8cm,人像高180cm,底座横宽48.cm,纵长46.7cm,高35cm,重142kg。

一号青铜神树

最大径140cm,通高396cm,树枝残高359cm,底座直径93.5cm,重20kg。

查看更多

活动

漫话

研究

关于我们

“三星堆—金沙遗址”包括三星堆古城遗址和金沙遗址中心区域两个组成部分,位于青藏高原东侧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是中国青铜时代古蜀人在成都平原建立的一个早期区域性国家的中心遗址群,存在明显的社会分化和独特的信仰体系。其所在的区域水网密布、田畴千里,与巍峨壮观的青藏高原龙门山山脉山水相连,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宏大场景。

查看更多

关注我们

更多
  • 三星堆遗址袁家院祭祀区科研成果在国际知名考古期刊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发表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多家单位,在国际知名考古期刊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发表“Newly discovered sacrificial pits at the Sanxingdui site: Insights into Bronze Age ritual remains in Southwest China”论文,系统报道了三星堆遗址袁家院祭祀区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K3-K8),并对出土文物特征、遗迹性质以及古蜀变迁历程提出见解。

  • 三星堆象牙研究引国际关注

    2025年4月23日至27日,美国考古学会(SAA)第九十届年会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隆重举行。作为美洲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考古学术盛会,本届年会吸引了来自全球超过4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学者参与,通过全体会议、专题研讨会、论坛、闪电演讲、海报展示及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共同探讨考古学领域的前沿议题与最新成果。

  • “四川考古文博青年学术讲坛・第3讲:四川青铜文明概览”成功举办

    2025年5月14日,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博物院、四川社会科学馆、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联合主办的“四川考古文博青年学术讲坛・第3讲”,在四川社会科学馆人文讲坛厅顺利举办。四川博物院科研与教育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副研究馆员郭军涛博士带来《四川青铜文明概览》专题讲座,四川社会科学馆秦进伟馆长主持讲座,多家单位同行及相关专业学生参与。

  • 三星堆遗址燕家院子地点考古发掘成果专家咨询会”在广汉召开

    2025年5月8日,“三星堆遗址燕家院子地点考古发掘成果专家咨询会”在广汉考古整理基地召开。本次会议由我院与三星堆-金沙遗址申遗办考古保护部、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山西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多位专家实地考察了发掘现场,并参与会议研讨。

博客

更多